新聞中心

    聯係方式

    • 地址 :榮成市悅湖路175號
    • 電話 :0631-7585769
    • 傳真 :0631-7585769
    • E-mail :yundajichu@126.com

     

    2017建築業十大關鍵詞

    發布時間 :2018-01-15

      2017年是中國經濟轉型的“關鍵之年” ,也是建築業持續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 。這一年 ,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國家主導的行業改革頂層設計落地……一係列關乎建築業改革發展的大事 、政策不斷 ,令業內人士興奮不已;這一年 ,建築業粗放型發展的總體態勢依然沒有改變 、行業質量安全事故頻發 ,企業轉型麵臨的一係列難題待解 。

      在此 ,中國建設報·建築半月談隆重推出“2017年建築業十大關鍵詞” ,在回顧過去一年建築業改革足跡的同時 ,對行業未來轉型作一次全景式展望的 。

      1關鍵詞 :中國建造 ,國家主導建築業改革頂層設計落地

      背景 :2017年2月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促進建築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從深化建築業簡政放權改革 、完善工程建設組織模式 、加強工程質量安全管理 、優化建築市場環境 、提高從業人員素質 、推進建築產業現代化和加快建築業企業“走出去”7個方麵提出了20條措施 ,對促進建築業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

      分析 :首先 ,《意見》是繼1984年之後 ,時隔32年,國務院專門為建築業出台的文件 ,是建築業改革發展的“頂層設計”文件 。其次 ,《意見》開篇第一句話就是“建築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 ,給了建築業一個沉甸甸的 、實實在在的“名分” ,表達了建築業全體同仁的心聲 。近年來 ,建築業為國民經濟社會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實質上一直在發揮著支柱產業的作用 。從曆年數據也可以看出 ,全社會建築業增加值逐年上漲的總趨勢一直未變 ,自2009年以來 ,建築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始終保持在6%以上 ,到2014年甚至超過了7% ,建築業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的地位可謂“名符其實” 。《意見》再次將建築業“支柱產業”地位予以確認 ,為建築業進一步改革轉型注入了信心 。最後 ,《意見》一方麵指出了建築業“大而不強”的現狀 ,另一方麵也希望行業能通過改革發展“由大到強” ,並提出了“打造‘中國建造’品牌”的目標 ,對建築業未來發展寄予了更高的期待 。

      2關鍵詞 :“一帶一路” ,建築業企業“走出去”步伐進一步加快

      背景 :2017年5月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順利召開 ,這是“一帶一路”倡議下最高規格的國際活動 ,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由中國首倡 、中國主辦的層級最高 、規模最大的多邊外交活動 ,不僅成果豐碩 ,而且會議上提出的許多發展構想 ,將長期主導未來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大勢 。

      分析 :高峰論壇期間及前夕 ,各國政府 、地方 、企業等達成一係列合作共識 、重要舉措及務實成果 ,成果清單主要涵蓋政策溝通 、設施聯通 、貿易暢通 、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5大類 ,共76大項 、270多項具體成果 ,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順利推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 ,要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 ,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 ,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 ,加強創新能力開放合作 ,形成陸海內外聯動 、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的決議 ,將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寫入黨章 ,這充分體現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 ,中國高度重視“一帶一路”建設 、堅定推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決心和信心 。

      對於建築業企業而言 ,跟隨“一帶一路”建設步伐“走出走” 、加快海外市場布局 ,已成為轉型“必修課” 。

      3關鍵詞 :裝配式建築 ,建築工業化持續推進

      背景 :2017年3月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印發《“十三五”裝配式建築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 。《行動方案》包括“工作目標 、重點任務 、保障措施”3個方麵 ,基本涵蓋了目前裝配式建築發展的主要問題,部分內容直指近年來裝配式建築發展的痛點 。

      分析 :2016年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築的指導意見》 ,明確了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築的目標及八項任務 ,使裝配式建築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2017年《行動方案》的發布 ,則為裝配式建築的進一步全麵推開掃清了障礙 。

      《行動方案》的指導性意義十分明顯 。一是《行動方案》本身目標明確 ,重點任務緊扣發展關鍵領域 ,保障措施契合實際 。二是《行動方案》相比前期文件更接地氣 ,說明行業主管部門在文件出台前深入企業做了大量的調查研究 。三是《行動方案》對當前行業發展形勢的解讀非常精準 ,對行業和產業鏈各環節發展瓶頸的剖析也十分透徹 。

      綜合考量近年來出台的一係列推進舉措 ,可以看出 ,國家和行業主管部門對於推進裝配式建築發展有著清晰的策略 ,對於目前麵臨的問題也有著明確的解決方案和思路 。建築業企業應當在政策的指導下 ,認真研究跟進策略 ,抓住轉型機遇 。

      4關鍵詞 :質量第一 ,建築業發展步入“質量時代”

      背景 :2017年3月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關於印發工程質量安全提升行動方案的通知》 ,將用3年左右時間 ,開展工程質量安全提升行動 。

      2017年9月 ,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關於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 。這部以中共中央 、國務院名義出台的質量工作綱領性文件 ,對建築領域明確提出了提升建設工程質量水平 、建設百年工程的要求 。

      分析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 ,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堅持質量第一 、效益優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 ,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 、效率變革 、動力變革是改革的重點 。可以說 ,未來 ,以“質量第一”為價值導向 ,將成為建築業深化改革的關鍵 。

      國務院辦公廳在時隔32年之後國家專門為建築業出台的“頂層設計”文件——《關於促進建築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中 ,明確提出了“中國建造”的理念 ,專家認為 ,未來 ,“中國建造”將與“中國製造”並列 ,成為推動我國產業現代化發展的思想源泉 。而打造“中國建造”品牌的第一要義 ,便是提升工程質量 。此外 ,從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近年來持續推動行業工程質量安全提升的一係列行動中也可以看出 ,建築業正全麵步入“質量時代” 。

      5關鍵詞 :資質改革 ,“輕審批重監管”管理理念開始崛起

      背景 :2017年4月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通知 ,取消城市園林綠化企業資質;11月 ,取消建築施工勞務資質審批,設計專業作業企業資質 ,實行告知備案製;12月 ,發布通知 ,取消物業服務企業資質核定 。

      分析 :從2017年國家和行業主管部門推動資質改革的一係列舉措可以看出 ,“淡化企業資質 ,強化個人執業資格”的行業改革總方向逐步明確“輕審批重監管”的管理理念已經開始崛起 。但是 ,從各方的反饋來看 ,很多建築企業顯然並沒有做好準備 。這一方麵緣於行業路徑依賴 ,另一方麵則要歸咎於企業仍沒有看清改革大勢 。

      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 ,要讓市場發揮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 。因此 ,改革的首要任務就是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 ,在建築業市場管理中的表現之一 ,就是對企業資質做“減法” 。企業應該認識到 ,“淡化企業資質”雖然過程漫長 ,但總體趨勢不會改變 。在建築業從“關係競爭”階段逐步過渡到“能力競爭”階段的當下 ,企業必須要在國家和行業主管部門的領導下 ,順應市場發展要求 ,不斷提升自身能力 ,才能取得更進一步發展 。

      6關鍵詞 :PPP ,規範化發展成為焦點

      背景 :2017年5月 ,財政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司法部 、中國人民銀行 、銀監會和證監會六部門聯合發布《關於堅決製止地方以政府購買服務名義違法違規融資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明確政府購買服務的改革方向 、實施範圍 、預算管理和信息公開等事項 ,嚴禁以政府購買服務名義違法違規舉債;7月 ,國務院法製辦發布《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領域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條例(征求意見稿)》;9月 ,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進一步激發民間有效投資活力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 ,通過各種形式對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進行頂層設計和規範管理 。

      分析 :2017年是PPP模式落地的重要一年 。經過近4年的改革創新 ,我國已經初步建立起一套包括法律 、政策 、指南 、合同和標準在內的五位一體PPP製度體係 ,培養了一批專業人才和機構 ,推出了多批全國示範項目 ,初步建立了統一的PPP大市場,獲得國際社會廣泛認可 。

      但是 ,在PPP市場快速發展階段 ,粗放模式帶來的一係列問題開始出現 ,如重數量不重質量 、重速度不重風險防控;一些地方政府為了吸引社會資本和金融機構 ,快上 、多上項目 ,支出責任固化;一些地方政府對財政支出把關不嚴 、流於形式 ,虛化支出上限;一些項目參與方不願承擔運營風險 、淡化泛化內容;一些地方政府將純商業項目包裝成PPP項目等 。

      據統計 ,截至2017年7月底 ,全國已簽約落地PPP項目投資3.4萬億元 ,覆蓋19個領域 ,這些項目絕大部分是基礎性民生項目 。如此多的項目簽約落地 ,如何規範化發展是PPP項目最終能否成功的關鍵 。對此 ,國家今年連續出台多個文件 ,規範PPP項目發展 ,向人們傳遞了“唯‘真PPP’能長久”的清晰信號 。因此 ,2017年 ,成為了PPP規範化發展關鍵之年 。

      7關鍵詞 :工程總承包 ,工程建設組織模式改革走向實質落地階段

      背景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促進建築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中明確提出,要完善工程建設組織模式 ,加快推行工程總承包 ,裝配式建築原則上應采用工程總承包模式 ,政府投資工程應完善建設管理模式 ,帶頭推行工程總承包 。

      分析 :我國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開始推廣工程總承包 ,進入21世紀後 ,工程總承包模式的優勢日益凸顯 ,開始受到各界的關注 。在新常態下 ,建築市場發生深刻變化 ,項目規模大型化 、總承包一體化 、技術工藝複雜化和產業分工專業化趨勢逐步確立 ,客觀上要求工程建設管理係統化 、科學化 、市場化 。因此 ,工程總承包模式的快速推進 ,便成為了行業改革轉型的重點之一 。近年來 ,國家出台了一係列政策 ,建築業向工程總承包模式轉型的趨勢已經顯現 。

      專家認為 ,工程總承包模式之所以在2017年廣受關注 ,除了其有著降低工程投資風險 、提高工程建設質量和效益 、提升企業國際競爭力等優點之外 ,主要原因還是其契合了當前社會對建築業的要求 ,與PPP模式具有天然的契合度 。在基礎設施市場崛起的大形勢下 ,擁有工程總承包能力已被看作企業能夠承接PPP項目的基礎條件 。

      8關鍵詞 :誠信體係建設 ,建築市場秩序進一步完善

      背景 :2017年12月 ,住房城鄉建設部發布《建築市場信用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 ,要求各級住建主管部門充分利用全國建築市場監管公共服務平台,建立完善建築市場各方主體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製 。地方各級住建主管部門通過省級建築市場監管一體化工作平台 ,認定 、采集 、審核 、更新和公開本行政區域內建築市場各方主體的信用信息 ,加快推進建築市場信用體係建設 ,規範建築市場秩序,營造公平競爭 、誠信守法的市場環境 。

      分析 :多年來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大力推進全國建築市場監管公共服務平台建設 ,目前已完成全國全覆蓋 。該平台被業內人士稱為行業監管“大殺器” ,其改變了以往建築業多頭管理 、無序管理的現狀 ,通過將行業關鍵要素與資質 、業績等掛鉤 ,形成有效抓手 ,使主管部門行業監管效率產生質的飛躍 ,之前有製度而無法落地的局麵將不複存在 。

      此次發布的《暫行辦法》共7章、30條 ,具有六大亮點 :一是全國建築市場監管公共服務平台的作用被進一步強化;二是解決信用信息公開不及時 、不全麵等問題 ,明確不良信用信息公開6個月到3年;三是分類監管企業 ,建立“守信激勵 、失信懲戒”機製;四是建立“黑名單”製度;五是規範信用評價行為 ,不得設置地方信用壁壘;六是加大監督檢查力度 ,定期核查 ,落實不力的將被通報 。隨著2018年《暫行辦法》的施行 ,行業發展秩序將進一步規範 。

      9關鍵詞 :“十三五”規劃 ,建築業改革步入新階段

      背景:2017年4月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印發《建築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內容涵蓋工程勘察設計 、建築施工 、建設監理 、工程造價等行業 ,以及政府對建築市場 、工程質量安全 、工程標準定額 、建築節能與技術進步等方麵的監督管理工作 。《規劃》旨在貫徹落實《關於促進建築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 、闡明“十三五”時期建築業發展戰略意圖 、明確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 ,推進建築業持續健康發展 。

      分析 :《規劃》歸納了建築業的發展成就 :設計建造能力顯著提高 、科技創新和信息化建設成效明顯 、建築節能減排取得新進展 、行業人才隊伍素質不斷提高 、國際市場開拓穩步增長和建築業發展環境持續優化 ,歸納了建築業發展的主要問題 :行業發展方式粗放 、建築工人技能素質不高 、監管體製機製不健全 ,建築業仍然“大而不強”;提出了建築業發展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提出了“十三五”期間建築業發展的六大目標和九大任務 ,規劃了“十三五”時期建築業整體改革路徑 。

      參照2014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的《關於推進建築業發展和改革的若幹意見》 ,我們能夠看到近年來行業改革取得的成效 ,更能夠全麵 、係統 、深入地理解《規劃》提出的目標和任務 。

      10關鍵詞:創新驅動 ,打造核心競爭能力

      背景 :黨的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了“建設現代化經濟體係” ,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在新常態下 ,建築業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已成為全行業的共識 ,麵對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的壓力 ,行業企業要想謀求長遠發展 ,唯有積極應對 、主動適應 、創新發展 ,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 。

      分析 :對於建築業企業而言 ,創新發展絕不是一句空話 。創新 ,包括技術創新 、體製創新 、文化創新 、經營創新和結構創新等各個方麵 。在建築業市場化發展步伐逐漸加快的前提下 ,固守粗放型發展模式 、堅守單一施工領域 ,已經不能滿足社會對於建築業企業的要求 。建築業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轉變 ,建築業企業必須應聲而動 ,這是不以個人的意誌為轉移的大趨勢 。

      以技術創新為例 ,黨的十八大以來 ,建築業改革一直在技術創新驅動下 ,沿著兩條路線展開 :一是鋼筋混凝土現澆體係 ,二是預製裝配式結構體係 。裝配式建築具有工期短 、易標準化 、精度高 、綠色節能和節省人力成本等優點 ,從長遠視角來看 ,建築業將在雲計算 、大數據 、物聯網 、移動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驅動下逐步走向融合 ,形成以裝配式為主、現澆為輔的發展模式。這也意味著 ,近年來在裝配式建築方麵形成自己的技術體係的企業已經走在了行業前列 。




    上一條 :多地啟動新一年重大項目投資計劃規模均逾千億元

    下一條 :辭舊迎新 ,2018重要文件在這裏一覽無餘

    地址 :山東威海榮成市悅湖路175號
    電話 :0631-7585769
    傳真 :0631-7585769
    E-mail :yundajichu@126.com

    版權所有:榮成市幣遊國際基礎工程有限公司  魯ICP備09066154號-2
    技術支持 :

    掃碼訪問移動端